卑劣敛财 却功成名就:钢铁大王卡内基的发家史(三)

在纽约曼哈顿的上东区,有一位被誉为钢铁大王的男人,他就是卡内基。从一名曾在父亲钓鱼工厂打工的普通青年,到后来成为世界首富的传奇人物,卡内基的成功之路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他靠着精明的商业头脑和不懈的努力,克服了一个又一个的困难,最终成为历史上屈指可数的富豪之一。他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了财富并非来自于外界因素,而是源自于个人的努力和聪慧。

在美国有三大财富巨头,“钢铁大王”安德鲁·卡内基就是其中一位。

在美国钢铁大王安德鲁·卡内基的名字是一个传奇,令人百思不得其解。他在自己事业的巅峰期放弃所有的一切。寻求另一种自由,几乎将全部财产捐给社会,他生前捐赠的数额之巨大,足以与死后设立诺贝尔奖金的瑞典科学家诺贝尔相媲美,被世人誉为“美国慈善事业之父”。

他修建音乐厅,修建大学,修建数百所图书馆。财富对于他而言不是第一位,享受人生,为社会做出贡献才是他生命的真谛。

卑劣敛财 却功成名就:钢铁大王卡内基的发家史(三)

安德鲁·卡内基用了祖父的名字

捕捉机遇勤奋少年

1835年11月25日,卡内基出生在一个手工织布业家庭,他是家里的长孙,得到性格开朗的祖父的喜爱,以祖父的名字安得鲁·卡内基为名。他的外祖父是一个富有才智的政治家,或许是祖辈遗传基因的作用,卡内基自小就乐观进取,能言善辩,这对他一生的影响极大。

13岁的那年,卡内基和家人怀着对美国的向往,变卖家产辗转来到了姨妈所在的城市匹兹堡。移民的生活非常清苦,卡内基一边做做童工一边读夜校。14岁那年,他应聘大卫电信公司做信差,虽然他当时对于匹兹堡的路况一点都不熟悉,但给公司许下诺言,说自己一个星期可以记一下全城的线路。公司的经理被卡内基的毅力感动,留下了这个少年。卡内基也实现了诺言,穿着绿色信差衣服熟悉了匹兹堡的全部线路,很快他的工作能力得到大家一致好评,不久经理主动给他加薪调职务,培养他发电报。

当年的匹兹堡商业发达,是美国的交通枢纽,电报作为先进的通讯工具,给卡内基带来了开阔的眼光。每天走进一所所商业学校,了解到各个公司的经济往来及业务,日积月累,它熟悉了这无形的商业百科全书。卡内基在回顾这段时间称这是“爬上人生阶梯的第一步”,使他日后在事业中获益匪浅。

18岁那年,宾夕法尼亚州铁路公司主管斯考特看中了有高超电报技术的卡内基,他怀着强烈的上进心走进了这个更为广阔的世界。在宾西法尼亚铁路公司的十年中,职位薪水频频升级,聪明的卡内基逐步掌握了现代化大企业的管理技巧。与此同时,卡内基也抓住时机参与投资,慢慢积累了小富资产,为他以后开办钢铁企业奠定了一定的经济基础。

1865年4月美国南北战争结束了,然后创造了大量的机会,29岁的卡内基向宾夕法尼亚州铁路公司提出辞职,他要抓住人生这一关键阶段自主创业。

艰难的奋斗之路

辞职之前卡内基带人修桥铺路,常常思考能否用铁桥代替木桥,当时的匹兹堡虽然有很多的钢铁厂,但还是起步阶段。那年卡内基在南北战争中看到双方都开始使用军舰对抗,卡内基预料帆船时代已经过去,钢铁时代即将到来。

辞职之后他来到欧洲旅行考察了那里的钢铁研究所,果断的买下了道茨兄弟发明的一项钢铁专利,还买下了焦炭洗涤还原法的专利,1862年,他与几个朋友合伙创立了建造铁桥的公司。

回到美国的卡内基开始大干一场,把以前自己入股的两家公司合并起来,成立了联合制铁公司。当时美国的钢铁公司是分散的生产经营方式,中转成本占比大,卡内基创办的联合钢铁公司,生产成本降到了最低,而且有专利技术,很快他的公司就做的红红火火。他在公司快速发展时期日夜奔波的时候,忽然收到了老上司,也是自己的恩人斯考特的紧急电报,当他急忙来到斯考特的办公室,发现著名投资商摩根也在那里,原来斯考特向摩根的借贷期满,需要还25万美元,老上司等待卡内基的援手。

面对傲慢的摩根,焦急的斯考特,卡内基心中很不是滋味。卡内基想当初如果不是斯考特的提拔他还只是一个穷小子,更别说他曾在自己的最初入职宾夕法尼亚州铁路公司给了那么多的帮助。可是如果给了这25万美元,自己的钢铁公司就泡汤了,最终卡内基拒绝了给予老上司帮助。

这还只是开始,随着1873年的经济大洪荒,越来越多的人都遭到了破产的厄运。当初的合伙人科鲁曼兄弟,还有弟弟的岳父,这些元老级的人物,都不得不把自己的股份卖给卡内基,卡内基照单全收,并购后他持公司半数以上股份。

他的这些所作所为被他人称为卑劣的卡内基,但这些戳脊梁骨的收购方式,却能使他更大刀阔斧的改进生产管理,引进最先进的技术,不断的改进钢铁生产技术,降低损耗,使自己一次又一次走向成功。

后来卡内基钢铁公司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钢铁企业,一度是美国首富。他是最大的股东,却并不担任董事长,董经理的职务。他的成功最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任用了一批懂技术,懂管理的人才。

1866年底,卡内基曾写下这样一段备忘录,人生必须有目标,而挣钱是最坏的目标,没有一种偶像比崇拜财富更坏的了。但是后来的他却一直沉浸在商海之中,这个东西早就抛之脑后了。

可就在20年后发生了许多不幸的事情,这使挣钱不择手段的卡内基的人生也开始有了巨大的改变。1886年10月,从小跟卡耐基一起长大,奋斗的弟弟汤姆去世了,接着母亲无法承受这样的打击,也随后离开人世。从小十分孝顺的卡内基无法接受这样的打击,他连续6个星期持续高烧。

不再努力挣钱,捐出几乎全部财产

在世的亲人一个个离开了他,他第一次感觉到那样孤单,在最亲的人一个个离开后,年过半百的卡内基和订婚多年的未婚妻走进了教堂,从此两人相濡以沫陪伴到老。

可是悲剧还没有结束,1889年,卡内基的得力助手琼斯厂长因为高炉爆炸而死去,又是一个沉重的打击。卡内基信奉的是东方的传统,研究孔子和佛经,但从未有付出行动,这一次他开始真正的面对残酷,对事实有所清醒。

接下来的几天他在思考自己走过的路,从一个小信差,一个贫穷移民的后代,从一文不名到数以千亿,我手里拿这么多的财富到底有什么用呢?小时候的梦想都得到了,可为什么却高兴不起来?现在亲人一个个离去,曾经联系过的朋友也不会再回来了,我挣钱的目的是什么呢?他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富人若不能运用他聚财敛富的钱,在生前将财富捐赠出来,为社会谋取福利,那么死了也是不光彩的。

1890年,他在财富福音一书中宣称,我不再努力挣更多的财富。他就这么毅然决然的放弃了他蓬勃发展的钢铁事业。以五亿美元的价格将卡内基钢铁公司卖给了金融大鳄摩根,开始了把他的财富奉献给社会的伟大计划。

在此后的20年间,卡内基为钢铁工人设立了救济和养老基金,首先帮助他取得事业成功的员工们表示感谢,随后的几年中又设立了若干项捐赠基金,多年的捐款,年老的卡内基夫妇都疲惫不堪了,1911年,他们以自己账户最后的1.5亿美元设立了卡内基公司,让公司人员代理他们捐献做慈善。

卡内基是一个为挣钱不枸私人情感的生意人,敛富手段有点卑劣,但财富回馈社会却赢得世人敬仰。

在19世纪后半叶的美国,一些人富可敌国,而其中一个人却认为:“一个有钱人如果到死还是很有钱,那就是一件可耻的事情。"这个人就是安德鲁·卡内基—美国慈善事业之父。

« 上一篇
下一篇 »